志当存高远
“志当存高远”是一句充满哲理的古训,出自《诸葛亮集·诫子书》。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应当树立远大的志向,胸怀宽广,目标明确,不被眼前的困难所束缚。它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有理想和追求,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志向是人生的灯塔,指引方向;而高远,则意味着超越平凡,追求卓越。一个拥有高远志向的人,会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不满足于现状,而是努力突破自我,实现更大的价值。正如古人所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只有确立远大的目标,我们才能激发内在潜力,成就非凡事业。
然而,“志当存高远”并非空谈,而是需要脚踏实地去践行。光有梦想还不够,还需要付诸行动。古往今来,无数成功人士都证明了这一点:他们之所以能够达到顶峰,不仅因为有雄心壮志,还因为他们坚持不懈地奋斗。比如,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元素,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她从未放弃,最终成为科学界的传奇人物。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志向虽高远,但唯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将其变为现实。
此外,“志当存高远”也蕴含着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个人的志向不应仅仅局限于自身利益,更应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再到当代无数科学家、工程师为祖国繁荣昌盛默默奉献,这些都体现了高远志向与家国情怀的统一。这样的志向不仅能激励个体成长,更能推动社会进步。
总之,“志当存高远”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鼓励我们树立宏伟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我们都应牢记这句话,用智慧和勇气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正如苏轼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怀抱高远之志,在人生的旅途中披荆斩棘,抵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