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蝉虞世南

来源:网易  编辑:公羊璧贞百科知识2025-04-10 05:06:15

《蝉》——虞世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景象,也寄托了诗人高洁的志向与品格。诗云: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首句“垂緌饮清露”,通过描写蝉儿栖息在高枝上,吸食着晶莹的露水,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之态。这里的“垂緌”指蝉的触须下垂的样子,象征着其宁静优雅的姿态;而“清露”则寓意纯洁无瑕,象征着蝉的生活环境纯净美好。

第二句“流响出疏桐”,进一步刻画了蝉鸣的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间传出,那悠长悦耳的鸣叫仿佛穿透了整个秋日的天空。“流响”二字形象地表现出声音连绵不绝,如同潺潺流水般动听;“疏桐”则为背景增添了萧瑟之美,使画面更加立体丰富。

接下来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则是全诗的核心所在。它不仅写出了蝉凭借自身的位置优势发出嘹亮的叫声,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关键在于提升自我修养和内在品质,而非依赖外界条件或他人帮助。即使身处高位,也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尊重与认可。

整首诗通过对蝉这一自然生物的细致观察,表达了作者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独立自主精神的赞美。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脚踏实地,不断提升自己,方能实现远大的理想抱负。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