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突兀的读音

来源:网易  编辑:耿莎泽百科知识2025-04-10 20:26:03

突兀的读音

在汉语中,“突兀”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意指突然出现或显得不协调。它常用来形容山峰高耸、事物突然发生或风格不和谐等场景。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突兀”的读音存在疑问:是念“tū wù”,还是“tū è”?其实,根据现代汉语规范,“突兀”的正确读音是“tū wù”。

从词源上看,“突兀”最早来源于《楚辞·九章·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在这里,“突兀”原意为山势高峻、陡峭,后来逐渐引申为事物突然显现或格格不入。从字形分析,“突”表示冲出、冒出,“兀”则有高耸之意,合起来便是高耸突出的样子。因此,按照字义推测,“突兀”应读作“tū wù”,而非“tū è”。

此外,普通话的语音规则也支持这一读法。“兀”作为单独字时可读作“wù”(如“兀立”)或“è”(如“兀自”),但在“突兀”一词中,“兀”取其高耸的意义,发音为“wù”。同时,“突兀”作为一个固定搭配,其读音已经约定俗成,不应随意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上或口语交流中,有人可能误读为“tū è”,这可能是由于对字音理解不够准确所致。但为了保持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我们应当坚持使用正确的读音“tū wù”。

总之,“突兀”的读音虽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逻辑。通过了解其来源及用法,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个词的含义,还能增强对汉语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