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完璧归赵

来源:网易  编辑:蒋天承百科知识2025-04-15 13:21:13

完璧归赵:诚信与智慧的典范

在战国时期,赵国有一块稀世珍宝——和氏璧。这块美玉不仅价值连城,更被视为国家尊严的象征。然而,它却险些落入秦国之手,幸而有蔺相如临危受命,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智慧,最终让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归赵国,成就了“完璧归赵”的千古佳话。

故事起源于秦昭襄王的一封书信。他声称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以此试探赵国的诚意。这一提议看似公平,实则暗藏杀机。如果赵国拒绝,便会被视为软弱;若答应交出和氏璧,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面对两难境地,赵王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但无人敢担此重任。

就在此时,宦官缪贤推荐了自己的门客蔺相如。蔺相如虽出身寒微,却胸怀大义。他主动请缨前往秦国,并立下誓言:“如果秦国不守承诺,我定将和氏璧完整带回赵国!”赵王深感钦佩,遂派他出使秦国。

抵达咸阳后,蔺相如将和氏璧呈献给秦王。然而,秦王只顾欣赏美玉,丝毫没有提及割让城池之事。蔺相如敏锐察觉到对方的意图,立即挺身而出,用巧妙的语言指出:“大王并未见礼,恐怕是想食言吧?”随后,他以璧为要挟,步步为营,迫使秦王同意举行正式仪式交换城池。

当仪式结束后,秦王果然不愿兑现承诺。蔺相如早有准备,假借璧上有瑕疵需重新审视的机会,迅速夺回和氏璧,命随从藏匿于密道,伺机返回赵国。最终,和氏璧平安回到赵国,而蔺相如也因智勇双全被举国称颂。

“完璧归赵”不仅展现了蔺相如的忠诚与果敢,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诚信和正义的坚守。这一历史事件提醒我们,在面对强权时,智慧与勇气同样重要,唯有如此,才能捍卫民族尊严,守护珍贵的价值。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