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今天,我有幸走进了一堂生动的小学数学课。这节课的主题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李老师执教。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孩子们在学习中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课堂开始时,李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几张生活中的图片,如书桌、窗户、地板砖等,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特点。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它们都是方方正正的!”李老师微笑着点头,顺势引入了今天的主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接下来,李老师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板模型,分别展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而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四条边还都一样长。为了加深印象,她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参与操作,将纸板拼接成不同的图形,让大家判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孩子们跃跃欲试,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了这两种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随后,李老师安排了一个小组合作活动。每个小组领取了一些彩色小木棒,要求他们利用这些材料搭建出尽可能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测量长度,有的负责记录数据,还有的负责检查是否符合规则。经过一番努力,每个小组都完成了任务,并向全班展示了他们的作品。李老师对每组的表现给予了表扬,并鼓励大家总结规律,比如“只要两组相对的边长度相等,就可以构成一个长方形”。
最后,李老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找朋友”。她让每位同学在纸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随机抽取几张进行展示,其他同学需要判断它是不是正确的图形。这个游戏不仅检验了学生的掌握程度,也让课堂氛围更加热烈。
整节课下来,我深刻感受到李老师的教学智慧。她注重启发式教育,从实际生活出发,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易懂。同时,她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真正学会知识。这样的课堂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坚信,优秀的教学应该始终围绕学生的需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