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诗人曹植所作,全诗如下: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哲理。据传,曹植的兄长曹丕(魏文帝)因嫉妒其才华,命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治罪。曹植在极度紧张和悲愤的情绪下,迅速创作了这首诗。
诗的第一句“煮豆持作羹”,描述的是用豆子熬煮成汤的过程;第二句“漉菽以为汁”进一步说明过滤豆渣,提取豆汁的动作。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是在隐喻兄弟之间的关系。接下来,“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通过生动的比喻,将萁(豆茎)比作施加迫害的一方,把豆子比作受害的一方。豆子在锅里被煮得痛苦不堪,仿佛在哭泣,形象地表现了曹植内心的哀伤与无助。
最后两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则是全诗的核心所在。曹植感叹自己与曹丕原本同为曹操之子,血脉相连,为何要互相残杀?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兄弟相争的不满,更揭示了人类社会中因利益而产生的残酷斗争。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堪称千古绝唱。
《七步诗》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浓缩的人生哲学。它提醒我们珍惜亲情、友情等珍贵的人际关系,避免因一时的利益冲突而伤害彼此。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曹植超凡的艺术才华以及面对困境时冷静从容的态度。即使在极端压力下,他依然能够用短短几句诗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令人钦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