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芒鞋竹杖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知乎故事(芒鞋)

来源:百科知识2023-08-11 09:45:34
导读 您好,今天蔡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芒鞋竹杖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知乎故事,芒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您好,今天蔡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芒鞋竹杖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知乎故事,芒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全文如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2、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5、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7、白话文释义: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8、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9、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10、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11、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12、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13、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14、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15、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16、“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17、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18、“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19、“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20、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21、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22、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3、”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关键词: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