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辛弃疾丑奴儿什么意思,2024年丑奴儿辛弃疾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这首词是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弹劾落职,闲居信州上饶时所作。
2、辛弃疾自1162渡淮水来到南宋,他的抗击金军、恢复中原的报复就一直无法施展,南宋统治者一心求得自保,无心应战,对于辛弃疾的一腔热血熟视无睹,只是任命他作闲职官员和地方官吏。
3、远远地任职于湖南湖北江西一带,远离抗战前线,这使得辛弃疾心中十分郁闷,而这一次落职长达十年之久,更加重了他的抑郁,就在这种抑郁难抒的情况下,他写下了这首词。
4、全词上下两片将少年之愁和老年之愁形式强烈对比,“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
5、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6、少年时的辛弃疾血气方刚,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虽然他生长在中原沦陷区,但他的思想却丝毫未受到影响。
7、青少年时代的他,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
8、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他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挥兵北上,逐出金人,建立不世功业。
9、那时的他,只是“爱上层楼”,登高望远,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
10、即使要他说愁,也是强说。
11、一个“强”字,便写出了辛弃疾当时的少年轻狂,在他心中,没有什么事是可以用愁来解释的,没有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只有在吟诗作赋时,才学着古人悲天悯人勉强说愁。
12、而今却不同了,血气方刚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实的残酷和无情太多的改变了他的思想,越是深刻的了解现实,就越是清醒的明白收复失地的遥远。
13、“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14、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如今他再次登上高楼,却已是物是人非,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那份热情与天真。
15、如今已经明白什么是愁,而且心中也已经有了太多的愁,却已经欲说还咽。
16、一方面,当时的统治者一心求和,对于主战派的压迫很深,辛弃疾作为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处境很是艰难,处处受到排挤和陷害,致使他有愁却不敢说;一方面,此时的他孤独一人,没有知己,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即使有愁,又该向谁诉说,即使说了又有什么用呢,不如不说,不如遗忘;另一方面,真正的愁又岂是言语可以表达的,那些说出来的愁都是可以排遣的,既然可以排遣,也就算不上什么大愁了,辛弃疾的愁不同。
17、他的愁是是关乎国家存亡、百姓生计的大愁,他无法排遣,只能独自承受。
18、虽然现在居高临下,正是抒情的大好时机,却无语可发,只能道“天凉好个秋”,用一句闲淡的话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悲愤,化深为浅,化浓为淡,寓沉郁之情于闲淡之中,更加的耐人寻味,更加能让人理解他的愁苦。
19、《丑奴儿》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原文如下: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20、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21、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22、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3、原文如下: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24、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25、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26、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间。
27、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
28、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