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补子哪个朝代(补子)

来源:百科知识2024-03-19 18:00:52
导读 您好,今日明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补子哪个朝代,补子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

您好,今日明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补子哪个朝代,补子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清代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2626662装文化,也是在进入中国后,保留原有服装传统最多的非汉族王朝。

2、乾隆帝亦属好大喜功、浮慕好名之君,但他能清楚意识到,是承袭一套己涵在衣冠制度中的政沾理论,而不必是外观形式,方能传国长久。

3、乾隆朝制定详细的冠服制度,并图示说明,以后子孙也能「永守勿愆」。

4、   清代的衣服长袍马褂,早先是富贵人家才穿的服饰,到后来普遍了,变成全国的一般服饰,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颜色是外面黑,里面红。

5、满族妇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宽宽大大的,后来才变成了有腰身,在旗袍外面再加上一件「坎肩」(背心)。

6、她们的鞋子也很特别,是一种花盆式的高底鞋。

7、至于汉族妇女的服饰,则和明代差不多。

8、   男服服饰:   礼服外褂:因纹饰不同而分别官阶   衮服:为皇帝穿着。

9、   龙褂:为皇子所照。

10、   补服:依纹饰不同而分别官阶。

11、   朝服:最隆重的大礼服。

12、   吉服:清代的礼服,次于朝服是为吉服,用于吉庆典礼时穿着。

13、   常服:清代之服装制度,唯对常服,规定甚小。

14、   女服服饰:   朝服:皇后的朝服则是朝裙、朝袍、朝褂,三件方为一整体。

15、   吉服:由外褂与袍组成。

16、 长袍马褂是清朝男子常穿的服饰。

17、马褂是穿在长袍外面的短褂子,长度只到腰际,本来是北方人在骑马时穿的,满人统一中国后,不乘马的人也穿起马褂,渐渐流行起来。

18、  满族妇女一般都穿长度到脚的宽长袍,外面再罩一件像背心的坎肩;坎肩又叫马甲 清朝妇女所穿的花盆式的高底鞋。

19、 清代服饰--清代的佩饰种类及样式都很多,形状小巧,材质多样,有翠玉、青金石、金嵌绿松石、檀香木、金铂、金星石珐琅、珊瑚、玻璃等等不同材料。

20、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刺绣小品,其中有香囊、香袋、扇套、眼镜盒、表带、火镰袋、斋戒牌等。

21、这些都是清代佩挂在腰间的佩饰,无论男女都作为随身携带的赏玩之物,晚清尤为盛。

22、上图为清代烟荷包和香囊。

23、 清代服饰--贵族女子留长指甲,以凤仙花或指甲花染指甲的风气由来已久。

24、清代用金银做成指甲套,纹饰极为精美华丽,种类丰富。

25、本图为清代的指甲套(也称“护指),从左至右依此为清代玳瑁嵌珠宝翠玉葵花指甲套、金护甲、清代玳瑁嵌珠宝花蝶指甲套、清代玳瑁嵌米珠团寿指甲套。

26、(实物) 清代服饰--清代的佩饰种类及样式都很多,形状小巧,材质多样,有翠玉、青金石、金嵌绿松石、檀香木、金铂、金星石珐琅、珊瑚、玻璃等等不同材料。

27、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刺绣小品,其中有香囊、香袋、扇套、眼镜盒、表带、火镰袋、斋戒牌等。

28、这些都是清代佩挂在腰间的佩饰,无论男女都作为随身携带的赏玩之物,晚清尤为盛。

29、此图为清代香囊(实物)。

30、 清代花边--花边又称绦子,它的作用于除了一部分作帷幕、桌围、椅披或床沿等,更主要的是用来镶滚衣服的边缘,一般多为领口,袖端、襟边及下摆等。

31、我国服装使用花边的历史,至少两千年以上。

32、运用花边最为广泛的时期,主要在清朝的中晚期。

33、尤其是咸同年间更为盛行。

34、各种各样的花边应运而生,对服装款式的变化起到很大作用。

35、本图为清代花边展示图。

36、 清朝补服上的“禽兽” 清朝官服很有讲究。

37、因为官袍的胸前都有一个圆形或方形的图案,所以又称“补服”。

38、一般的满汉文武官员都用方补子、禽兽图案;只有亲王、郡王等皇亲家族的大臣才能用圆补子、团龙图案。

39、补子上的图案也标明着官的类别和等级,禽鸟图案是文官,猛兽图案是武官。

40、 具体为:文官一品的补服图案为“白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大雁”,五品为“白鹇”,六品为“鸳鸯”,七品县官为“鸂鶒”,八品县丞为“鹌鹑”,九品县主薄为“练雀”。

41、武官一品补服图案为“麒麟”,二品为“狮”,三品为“豹”,四品为“虎”,五品为“熊’,六品为“彪”,七品八品为“犀牛”,九品为“海马”。

42、此外,监察官员如御史、按察史等,不分级别,一律用“獬豸”(即传说中能主持公道的一种独角兽)补服。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关键词: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