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相吊》这个成语出自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原文是“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在这段文字中,“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中的“景”通“影”,意指日光,这里形容太阳即将落山,影子渐渐拉长。陶渊明通过描绘自己在田园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回归自然、远离尘嚣的愿望。其中,“形影相吊”生动地描述了作者孤独的身影与落日余晖相伴的情景,寓意着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后来,“形影相吊”这一表达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孤单无依的状态,或者比喻孤独一人时的自我慰藉。它不仅体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