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外如是”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原句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意在表达万物平等,不应过分区分大小、长短、好坏等概念。
“不外如是”常用来形容事情或现象并不超出一般的范围,没有特别之处,即“不过如此”。它也可以表示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轻视和不屑,意思是“就是这样的”,“没有什么了不起”。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人对于某个问题有着过于乐观的看法,你可能会说:“其实不外如是,不用太过乐观。”这句话是在告诉对方,实际情况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不必抱有过高的期望。
又或者,当某人的成就被过分夸大时,你也可以用“不外如是”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意思是“他所做的不过是平常的事情罢了,并没有那么神奇”。
总的来说,“不外如是”是一个中性词,既可以用来表达一种客观态度,也可以用于表达一种谦虚或轻视的态度。使用时需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