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观书有感其二古诗

来源:网易  编辑:盛爽顺百科知识2025-03-16 20:17:25

《观书有感·其二》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所作,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全诗如下: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读书与学问的深刻感悟。首句“昨夜江边春水生”,点明了时间背景——春天的夜晚,江边的春水悄然上涨。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春水代表知识的力量,它无声无息地滋养万物,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这里的“春水”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更隐喻了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智慧。

第二句“艨艟巨舰一毛轻”,将巨大的战船比喻成一根羽毛般轻盈,生动地展现了当具备足够知识储备时,任何困难都显得微不足道。这种形象化的表达让人联想到,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就能如顺风之舟,轻松驾驭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第三句“向来枉费推移力”,回顾过去努力学习的过程,那些曾经感到吃力或者徒劳的努力,在今天看来其实是必要的积累过程。这里透露出一种豁达的态度,即认识到成长路上的每一步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暂时看不到成果,也应坚持下去。

最后一句“此日中流自在行”,则描绘了一幅画面:在宽阔的河流中央,船只自由自在地航行。这不仅是一种物理状态的描述,更是精神层面的写照——当我们拥有充足的知识与能力之后,面对人生的各种境遇都能够从容应对,享受那种随心所欲、游刃有余的状态。

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只有不断学习新知、充实自我,才能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同时,它也鼓励人们保持耐心与毅力,因为成功往往需要经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朱熹借由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来源于持续不断地汲取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