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黄鹂鸣翠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生动的画面感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原文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诗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句,用“黄鹂”与“翠柳”的颜色对比,勾勒出春天万物复苏、绿意盎然的景象;而“鸣”字则赋予画面动态之美,仿佛能听到鸟儿清脆的歌声。紧接着,“一行白鹭上青天”,通过“白鹭”与“青天”的搭配,展现了天空的辽阔与自由,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延展感。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进一步拓展了视野。窗户映衬着远处终年积雪的西岭,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气息;门前停泊着来自遥远东吴的大船,则暗示着交通的便捷与世界的广阔。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间万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杜甫以简洁的语言捕捉到了生活中最动人的瞬间,使读者在阅读时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诗意的大自然之中。这种将平凡景物融入深厚情感的艺术手法,正是杜甫诗歌的魅力所在。同时,《绝句四首·其三》也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依然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将其化作永恒的经典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