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舍本逐末出自哪里

来源:网易  编辑:聂福馥百科知识2025-04-13 05:22:02

“舍本逐末”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秋水》。原文大意是:秋天的洪水上涨,百川灌河,黄河变得非常宽阔,河神自高自大,认为天下之美尽在自己。后来河神顺流而下到达北海,看到大海的浩瀚无垠,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于是感慨道:“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段话中提到的“舍本逐末”,指的是舍弃根本的东西,而去追求细枝末节。

这篇文章可以这样写:

舍本逐末的故事与启示

“舍本逐末”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它源自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著作《庄子·秋水》。故事讲述了一条河神因河水暴涨而骄傲自满,认为自己是天下最伟大的存在。然而,当他来到大海边,面对浩瀚无垠的大海时,才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局限。这一经历让他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广阔和深远,并悟出了“舍本逐末”的道理。

“本”代表事物的根本或本质,“末”则是指细节或表面现象。成语“舍本逐末”用来形容那些不注重根本问题,却过分关注次要事务的行为。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为了眼前的小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目标;或者为了追求外在的形式美而忽略了内在的本质。这种行为不仅容易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还可能让我们迷失方向,甚至失去原本应该珍惜的重要东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首先明确目标,抓住重点,切勿本末倒置。只有把握住事物的核心,才能真正实现成功。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保持谦逊的态度,学会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问题,避免因为短视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总之,“舍本逐末”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通过学习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迈向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人生旅程。

---

以上是一篇关于“舍本逐末”的简短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