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的温暖记忆
窗外飘着细雨,屋内灯火通明。奶奶正坐在小板凳上忙碌着,她熟练地搓揉着糯米团子,动作轻柔而专注。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画面之一——每到元宵节,奶奶总会亲手为我们做汤圆。
“来,帮奶奶拿馅儿。”奶奶抬起头,慈祥地招呼我。她面前摆满了各种馅料:芝麻、花生、红豆沙……每一颗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兴奋地挑选自己喜欢的口味,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包进软糯的面团中。虽然手法笨拙,但奶奶总是耐心地指导:“别急,慢慢来,心要静。”
等汤圆煮熟后,雪白的小球漂浮在热腾腾的锅里,散发出浓郁的甜香。我们围坐在一起,用勺子舀起一颗送入口中,那细腻滑嫩的口感立刻融化在舌尖,带来一种无法言喻的满足感。奶奶看着我们吃得开心,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吃汤圆啊,寓意团团圆圆,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如今,我已经长大离开家乡,但每逢佳节,总会想起那个温馨的场景。奶奶的汤圆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承载了她对家人的爱与牵挂。它让我明白,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最珍贵的始终是那份简单却深沉的情感。
今年元宵节,我决定自己动手做一次汤圆。虽然没有奶奶那样的手艺,但当我咬下一口自制的汤圆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欢笑的童年时光。汤圆,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爱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