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少年
清晨的阳光洒在破旧的小巷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气息。12岁的阿强背着一个满是补丁的书包,手里拎着一只锈迹斑斑的铁桶,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他是一名拾荒少年,在这个繁华的城市中,他的身影总是在垃圾堆旁出现。
阿强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家里的屋顶漏雨,墙角布满了裂缝,但奶奶总是笑着对他说:“孩子,只要咱们还有力气,就一定能挺过去。”这句话成了阿强坚持下去的动力。
每天放学后,阿强都会来到附近的小区和街道捡废品。塑料瓶、纸板箱、易拉罐……这些都是他眼中的宝贝。他把它们分门别类地装进铁桶,然后卖给回收站。虽然辛苦,但他从不抱怨,因为他知道,这些努力能让奶奶的生活好一些。
有一次,一位路过的阿姨看到阿强在烈日下忙碌,忍不住递给他一瓶水,并说:“你真懂事。”阿强腼腆地笑了笑,轻轻说了句“谢谢”,却把水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准备带回家给奶奶喝。这样的温暖时刻虽然不多,但却像冬日里的暖阳一样珍贵。
尽管生活艰难,阿强从未放弃学习。他将白天拾荒攒下来的钱用来买练习册和笔,晚上点着昏暗的煤油灯读书。他的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老师常常鼓励他:“阿强,好好学,将来一定能改变命运。”
拾荒的日子或许苦涩,但阿强的心中充满希望。他知道,只要脚踏实地,未来一定会更好。而那片被他用双手一点点撑起的天空,也将更加宽广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