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校园里的“小发明家”
清晨的阳光洒在教室窗台上,映照出一张专注的脸庞。在某中学的一间实验室里,初二学生李明正埋头摆弄着一台自制的小型空气净化装置。这台装置虽然外观简单,却凝聚了他几个月的心血。
“我想让教室空气更清新。”李明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自信与热情,“学校附近的工地经常扬尘,我希望能帮大家改善环境。”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李明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反复试验材料组合,并请教物理老师改进设计。经过多次失败后,他终于成功制作出了这台装置。它不仅成本低廉,还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我觉得特别实用!”同班同学张华说,“每次下课都会闻到一股清新的味道,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李明的故事很快在学校传开,老师们纷纷为他的创新精神点赞。“这种主动探索和实践能力,是新时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品质。”科技辅导员王老师评价道。
记者了解到,李明从小就对科学充满兴趣。他常常利用假期参加各类科普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而这次发明经历,则让他更加坚定了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的决心。
如今,李明已经将装置申请了专利,并计划将其推广至更多公共场所。“希望我的努力能让更多人呼吸到新鲜空气。”他说得轻声但坚定。
窗外的阳光依旧温暖,而李明的身影,仿佛融入了这片光明之中。这位“小发明家”,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