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次火柴
在遥远的山村里,有一个叫阿明的孩子。他家境贫寒,却有一颗炽热的心。每当夜幕降临,村子里的灯火渐熄,阿明总会点燃一根火柴,借着微弱的光芒看书学习。对他来说,火柴是珍贵的,每一根都承载着希望。
一天,镇上的商人来到村里售卖火柴。阿明攒了很久的钱,终于买到了一盒火柴——整整一百根!他兴奋极了,觉得这足以支撑他完成学业。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阿明发现自己的火柴消耗得比想象中快得多。寒冬来临,夜晚更长,而他的书本却越来越厚。
“如果我能有更多火柴就好了。”阿明常常这样想。但现实不允许他再买新的火柴,他必须省着用。于是,他开始尝试各种方法节约火柴:将几页纸叠在一起同时阅读;将火柴头集中起来使用;甚至在雪地里收集枯枝取暖……尽管如此,火柴依旧不够用。
有一天,阿明坐在窗边,望着满天繁星,突然灵机一动:“如果我能用自己的努力换来更多的火柴,那该多好!”从那天起,他更加勤奋地读书写字,希望能通过考试获得奖励。他还利用空闲时间编织竹篮,用赚来的钱换回更多的火柴。
几年后,阿明不仅完成了小学学业,还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县城中学的学生。临行前,村民们纷纷送来礼物,其中最特别的是老李伯送的一整箱火柴——足足一万根!阿明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知道这是大家对他的鼓励和支持。
后来,阿明学有所成,回到家乡教书育人。他常对学生说:“人生就像一根火柴,看似渺小,但只要点燃内心的火焰,就能照亮整个世界。”而那盒一万根火柴的故事,也成了村里流传至今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