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坨:甜蜜的童年记忆
在南方的小城,有一种小吃叫“欢喜坨”,它圆滚滚、金灿灿的模样总能勾起人们的食欲。小时候,每当我放学回家的路上,远远看到街角那个冒着热气的小摊时,总会忍不住停下脚步,央求母亲买上一个。
欢喜坨的制作并不复杂,却充满乐趣。将糯米粉和成团后搓成小球,再裹上一层白砂糖,最后放入油锅中炸至外皮酥脆、色泽金黄。刚出锅的欢喜坨香气扑鼻,咬一口,外层酥甜,内里软糯,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甜蜜的味道。
最让我难忘的是那热闹的场景——小摊前总是围满了人,孩子们欢笑着抢着挑选刚炸好的欢喜坨,大人们则耐心地等待着。有时候,摊主还会故意多撒一些糖粉,惹得我们笑得前仰后合。这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是现代生活中难以寻觅的幸福。
如今,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但每逢春节或家乡的庙会,我依然会去买几个欢喜坨,回味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欢喜坨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承载了对故乡和家人的深深眷恋。每当品尝它的滋味,内心便涌起一股温暖的力量,让人倍感满足与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