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雾化吸入是一种通过将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经由呼吸道直接进入肺部的治疗方法。它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正确掌握雾化吸入的操作流程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准备阶段
首先,确保环境整洁且空气流通,避免污染药物。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包括雾化器主机、面罩或口含嘴、连接管以及药液容器。将所需药物按照医嘱准确配制,倒入药杯中,注意不要超过规定容量。同时,确认患者的身体状况,了解其是否有过敏史或其他禁忌症。
二、消毒与安装
操作前需彻底清洁双手,并佩戴一次性手套,防止交叉感染。将药杯和接口部分拆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晾干或使用酒精棉擦拭消毒。按照说明书要求正确组装雾化器,确保各部件紧密贴合,无泄漏现象。
三、调整体位
指导患者选择舒适的坐姿或半卧位,保持头部稍微向前倾,以便药物能够均匀分布到支气管深处。如果使用面罩,则应紧贴面部但不过于压迫皮肤;若采用口含嘴,则要求患者嘴唇完全包裹住装置,避免漏气。
四、开始雾化
按下开关启动机器,观察药液是否正常雾化成细小颗粒喷出。通常每次持续时间为10-15分钟,期间可暂停休息片刻。提醒患者深吸气时尽量屏住呼吸2-3秒,再缓慢呼出,这样可以增加药物沉积效率。
五、结束处理
当药液耗尽或达到设定时间后关闭设备,断开电源并取下所有组件。再次清洗药杯及配件,晾干备用。最后叮嘱患者漱口清除口腔残留物,并记录本次治疗情况供医生参考。
总之,遵循规范化的雾化吸入流程不仅能够保障疗效,还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与依从性。务必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并定期接受专业培训以更新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