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寒食节与上巳节的融合。据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时,忠臣介子推割股肉为其充饥。后来重耳成为晋文公,却忘了奖赏介子推。介子推携母隐居绵山,晋文公悔悟后欲赐封,但介子推拒绝出仕并隐居深山。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逼其出山,却不幸烧死了介子推母子。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此日定为寒食节,禁止生火,只吃冷食。次年晋文公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山上柳树死而复活,感慨之余将此日称为清明节,逐渐演变为扫墓祭祖、踏青游玩的重要节日。清明节寄托了对先人的追思之情,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感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清明节的故事30字
百科知识2025-04-21 12: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