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还是
小明是个爱思考的孩子。有一天,他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看着天空中飘动的白云,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是’?什么是‘还是’呢?”他挠了挠头,觉得自己好像懂一点,又好像完全不懂。
妈妈听到了他的疑惑,笑着走过来摸了摸他的脑袋说:“小明,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呀!其实‘是’和‘还是’虽然只差一个字,但它们的意思却很不一样哦。”
小明睁大眼睛问:“那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妈妈耐心地解释道:“‘是’表示肯定的意思。比如,当你说‘这是苹果’时,就是在告诉别人这东西就是苹果,没有疑问;而‘还是’则常常用来表示选择或者对比。比如说,如果你问‘你是吃苹果还是吃香蕉’,这就意味着你有两个选择,需要在两者之间做个决定。”
小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又问:“那它们在句子中怎么用呢?”
妈妈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比如这句话:‘我今天生病了,所以不能去学校。’这里的‘是’就起到了连接作用,把原因和结果联系起来。再比如,‘你是喜欢画画还是喜欢跳舞?’这里的‘还是’就是在问你喜欢哪一种活动。”
小明兴奋地说:“原来如此!那么,我能不能自己试着造几个句子呢?”
“当然可以啦!”妈妈鼓励道。
于是,小明开始认真思考,并很快写下了两个句子:
1. 这本书是我的,不是你的。
2. 你是想吃冰淇淋还是喝果汁?
写完后,小明得意地展示给妈妈看。妈妈竖起大拇指夸奖道:“真棒!你已经学会正确使用‘是’和‘还是’了!”
从那天起,小明对语言文字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经常主动学习新的知识。他也明白了,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只要用心观察和思考,就能发现其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