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
史铁生的《合欢树》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散文,它以一棵合欢树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关于母爱与生命的故事。这棵树承载着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愧疚。
故事从“那年冬天”开始,那时母亲还健在。她为了给身患重病的儿子寻找治疗方法,不惜奔波劳碌,甚至尝试用偏方来治病。尽管身体虚弱,她却始终没有放弃希望。而那棵合欢树,则是母亲亲手种下的,寄托了她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儿子康复的期盼。然而,命运残酷地夺走了母亲的生命,也让她未能看到合欢树开花的样子。
多年后,当史铁生再次回到老家时,发现那棵曾经的小树已经长大成荫,枝叶繁茂。他站在树下,回忆起母亲的一举一动:她细心地照顾自己,耐心地陪伴自己;她鼓励他写作,为他点燃生活的信念。但这一切都已成追忆,再也无法挽回。合欢树成了唯一的见证者,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文章结尾处,史铁生写道:“我摇着轮椅在小院里徘徊,忽然觉得,那棵树仿佛就是母亲。”这句话道出了他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即使亲人离去,他们的精神依然会以某种形式存在,并继续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合欢树》不仅记录了一段个人经历,更揭示了人类共同面对的命题:如何面对失去?如何珍惜当下?合欢树虽无言,但它所象征的母爱却永恒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