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可教
在乡间的一隅,有一座破旧的小学堂。这里的学生大多来自贫苦家庭,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小林。他年纪虽小,却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颗求知若渴的心。村里的人都说:“这孩子是个孺子,将来定能成才。”
小林的父亲早逝,母亲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尽管生活艰难,但每逢放学回家,他总不忘拾起散落的树枝,在泥地上练习写字。他的老师李老先生看在眼里,常常为他送来一些废弃的纸张和铅笔。这些微不足道的帮助,对小林来说却是莫大的鼓励。
有一天,李老先生将一本泛黄的《论语》递给小林,说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大智慧。你若用心读,必有所获。”小林郑重地接过书,从此每晚都会捧着它诵读。起初,那些古文晦涩难懂,但他从不气馁,遇到不懂之处便虚心向邻里长辈请教,或者翻阅字典逐字理解。
渐渐地,小林的进步令人刮目相看。他不仅能背诵《论语》中的名句,还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其中的道理。一次课堂上,当老师提问“何谓孝”时,小林的回答让全班同学肃然起敬。他说:“孝不仅仅是赡养父母,更在于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用行动去减轻他们的负担。”
几年后,小林考上了城里的重点中学。临别那天,他跪在李老先生面前,深深一拜,哽咽着说:“先生,您是我的启蒙恩师,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社会!”李老先生欣慰地点点头,摸了摸他的头,笑道:“孺子可教,未来可期!”
如今,小林已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但他始终铭记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他知道,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怀谦逊与勤奋,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