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礼存羊是什么意思】“爱礼存羊”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原意是:虽然不重视礼仪,但还保留着羊(象征礼的象征物)。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虽然不能完全做到或维护某种制度、礼仪,但仍然保留一些形式或象征性的存在。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种“表面维持”、“形式主义”的做法,强调的是对某种事物的尊重和保留,而不是真正地去执行或贯彻其本质。
“爱礼存羊”源于古代典故,原指在战乱中虽不能行礼,但仍保存祭羊以示敬意。后多用于比喻只保留形式而不重实质的做法。该成语常带有批评意味,指出某些人只注重外在表现,而忽视了内在意义。
表格说明: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爱礼存羊 |
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
原意 | 战乱中虽不能行礼,仍保存祭羊以示敬意 |
引申义 | 只保留形式,不重实质;表面维持,实际无用 |
使用场合 | 批评某些人只注重外表、象征,而忽视实际内容 |
含义特点 | 带有讽刺意味,强调形式与实质的脱节 |
近义词 | 形式主义、虚有其表、徒有其名 |
反义词 | 实事求是、真才实学、知行合一 |
通过了解“爱礼存羊”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避免流于形式,真正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