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颤巍巍的含义】“颤颤巍巍”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物体或人因受到外力影响而轻微地抖动、摇晃的状态。这个词语不仅带有视觉上的形象感,也蕴含着一种脆弱、不稳定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它既可以用于描述物理现象,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心理状态。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颤颤巍巍 |
拼音 | chàn chàn wēi wēi |
含义 | 形容物体或人因外力作用而轻微抖动、摇晃的状态,也可比喻心理上的不安或不稳 |
词性 | 形容词 |
使用场景 | 描述动作、状态、情绪等 |
近义词 | 颤动、摇晃、哆嗦、战栗 |
反义词 | 稳定、稳固、坚定 |
二、用法与例句
1. 描述物体状态
- 他手里的杯子颤颤巍巍,随时可能掉下来。
- 老屋的屋顶在风中颤颤巍巍,让人担心会塌下来。
2. 描述心理状态
- 她站在台上,声音颤颤巍巍,显得非常紧张。
- 他听到消息后,整个人都颤颤巍巍起来,不知所措。
3. 文学描写
- “他走在狭窄的木桥上,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山谷,每一步都让木桥颤颤巍巍。”
- “夜风吹过,树枝颤颤巍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什么。”
三、词语来源与演变
“颤颤巍巍”由两个叠词构成:“颤”和“巍”。
- “颤”表示颤抖、抖动;
- “巍”则有高大、摇晃的意思,有时也引申为不稳定、不稳固。
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广泛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虽然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语,但在现代汉语中已逐渐被接受为一种常见的形容词结构。
四、使用建议
- 在写作中使用时,注意上下文的搭配,避免过于夸张或不自然。
- 可以根据语境选择是否使用“颤颤巍巍”,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 如果想让语言更正式,可以考虑用“微微颤抖”“轻轻摇晃”等替代。
五、总结
“颤颤巍巍”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适用于多种语境。无论是描写物体的不稳定状态,还是表达人物的心理波动,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掌握它的用法,有助于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