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斗折蛇行历史典故

2025-07-12 04:17:44

问题描述:

斗折蛇行历史典故,求解答求解答,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2 04:17:44

斗折蛇行历史典故】“斗折蛇行”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常用来形容山路曲折蜿蜒、道路险峻难行。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也常被用于描写地理环境或比喻人生道路的曲折与艰难。

一、成语释义

- 斗折:指像北斗星一样曲折。

- 蛇行:像蛇一样蜿蜒前行。

- 整体含义:形容山路或道路曲折盘旋,难以行走。

二、出处与演变

时期 文献/出处 内容摘要 说明
唐代 柳宗元《小石潭记》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最早使用该词的文学作品,描写溪流曲折。
宋代 《宋史·苏轼传》 引用柳宗元语,用于描述山势险峻。 成语逐渐被文人广泛使用。
现代 《现代汉语词典》 “斗折蛇行:形容山路或道路曲折。” 成语正式收录为常用词汇。

三、文化内涵

“斗折蛇行”不仅是一种地理描写,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意义:

- 人生之路多曲折:象征人生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

- 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仍能坚持前行。

-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体现古人对自然景观的审美与思考。

四、常见用法举例

句子 用法说明
山间小路斗折蛇行,令人望而生畏。 描述地形险峻,道路难行。
人生如斗折蛇行,唯有坚持才能抵达终点。 比喻人生充满曲折,需毅力前行。
他走过斗折蛇行的山路,终于找到了那座古庙。 用于叙述人物经历的艰难过程。

五、总结

“斗折蛇行”作为一则富有诗意的历史典故,不仅记录了古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寓意。从唐代的文学描写到现代的日常使用,它已成为表达人生艰辛与奋斗精神的重要表达方式。通过了解其来源与演变,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内涵,也能从中汲取面对困境时的勇气与智慧。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斗折蛇行
含义 形容山路或道路曲折蜿蜒
出处 柳宗元《小石潭记》
文化意义 象征人生艰难,强调坚韧精神
现代应用 常用于文学、口语、写作中
使用示例 描写地形、比喻人生、叙述经历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斗折蛇行”这一历史典故的丰富内涵与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