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张鼠伏是什么意思】“鸱张鼠伏”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表面上显得嚣张狂妄,实则暗中隐藏、不敢露面。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表面强硬、内心怯懦的人或行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鸱张鼠伏 |
拼音 | chī zhāng shǔ fú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民皆有鹰扬之志,而无鸟兽之性,故能鸱张鼠伏,以避其锋。” |
含义 | 表面上嚣张,实际上隐藏、不敢出头。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也可用于描述某种现象或局势。 |
近义词 | 虚张声势、藏头露尾、外强中干 |
反义词 | 坦荡无私、光明磊落、敢作敢当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形容人:
“他平时总是高谈阔论,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其实不过是鸱张鼠伏,怕被揭穿。”
2. 描述行为:
“公司内部有人暗中捣鬼,表面上却装作若无其事,真是鸱张鼠伏。”
3. 分析局势:
“虽然对方气势汹汹,但仔细观察,他们不过是鸱张鼠伏,缺乏真正的实力。”
三、总结
“鸱张鼠伏”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了表里不一的现象。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某些人或事时,不能只看表面,更要洞察其背后的实质。这种表达方式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又具有现实意义,适用于多种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