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贱踊贵是什么意】“履贱踊贵”是一个出自《左传》的成语,原意是说鞋子便宜、踊(古代的一种木制鞋)昂贵。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社会风气不正,好人受苦,坏人得势,或者事物的价值被严重扭曲。
一、
“履贱踊贵”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三年》,原文为:“民不肯尽力于公田,故履贱踊贵。”意思是百姓不愿意在公田上努力耕作,导致鞋子便宜而踊(一种象征性的木鞋)却变得昂贵。后来这一成语引申为社会不公、价值颠倒的现象,常用于批评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
该成语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常用于描述一些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如好人吃亏、坏人得利,或资源分配不均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履贱踊贵 |
出处 | 《左传·昭公三年》 |
原意 | 鞋子便宜,木鞋昂贵,比喻社会风气不正、价值错位 |
引申义 | 社会不公、好人受苦、坏人得势;资源分配不均、价值失衡 |
使用场景 | 批评社会现象、讽刺不合理的制度或风气 |
语言风格 | 古典、含蓄、讽刺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文学、评论、文章中,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或反思 |
三、结语
“履贱踊贵”虽然源自古代文献,但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公平、珍惜劳动成果,并在面对不公时保持清醒与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