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下扬州"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二首》之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朋友,前往扬州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深留恋和不舍之情。
原文如下: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首联“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描绘了一个少女的美丽形象,而“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则通过描述扬州春天的美景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愉悦。然而,尾联“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又将情感转向了离别的哀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即将离别的伤感。
整首诗以扬州春天的美景为背景,通过对比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和即将离别时的悲伤,深刻地表现了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痛苦。诗中的“阳春三月下扬州”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更是诗人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