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十五夜望月的意思

来源:网易  编辑:冯之百科知识2025-03-02 07:10:18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人们仰望明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要解析: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首句“中庭地白树栖鸦”,描述了中秋之夜月光如水,洒在庭院的地面上,显得格外洁白。树上的乌鸦也似乎被这皎洁的月光所吸引,静静地栖息着。这句诗通过描写月光下的静谧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清冷的氛围。这里的“冷露”不仅是指露珠因为夜晚的凉爽而变得冰冷,还象征着一种淡淡的哀愁。桂花被露水打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第三句“今夜月明人尽望”,则将视角从自然景观转向了人,表明所有人都在欣赏这轮明亮的圆月。这句诗反映了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中人们对团圆的美好愿望。

最后一句“不知秋思落谁家?”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也是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一句。它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诗人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问句的形式,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总之,《十五夜望月》通过对中秋月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艺术造诣。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