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包围城市的提出与内涵》
“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战略思想,是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中国革命实践中提出来的。这一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武装斗争相继失败。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压力,中国共产党不得不改变策略,将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1928年,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实践探索。1930年1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明确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他指出,中国革命必须走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先在农村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然后逐步扩大影响范围,最终夺取全国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期对革命道路的探索,也是对中国国情深刻认识的结果。它强调了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为后来的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