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孔
在一间老旧的公寓里,有一扇门上装着一个小小的偷窥孔。它静静地镶嵌在木门中央,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对于住在里面的老人来说,这个偷窥孔不仅仅是一个观察外界的工具,更承载了他对生活的某种执念。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屋内时,他总会习惯性地走到门前,轻轻蹲下身子,将眼睛贴近那个小小的圆洞。从这里,他可以看到楼道里的动静:邻居们匆匆赶去上班的身影,孩子们放学后嬉戏打闹的欢笑声,还有偶尔经过的流浪猫懒洋洋地晒太阳。这些画面虽然平凡,却让他的内心充满安宁。
然而,有一天,当他再次靠近偷窥孔时,却发现外面的世界变得陌生而模糊。他揉了揉眼睛,仔细端详,才发现玻璃上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他伸手擦拭,却发现指尖微微颤抖——这不仅是因为年迈体弱,更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真正“看”过这个世界了。
自妻子去世后,他便把自己封闭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不再主动与外界接触。而那个偷窥孔,成了他唯一能够感知世界的方式。但即便如此,他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从未尝试迈出一步去重新融入生活。
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浮现出年轻时的画面:与妻子一起散步的场景、女儿第一次学会骑自行车时的笑容,以及朋友们围坐谈笑风生的日子。那些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让他既怀念又愧疚。
第二天清晨,他决定改变这一切。他穿上多年未穿的衣服,拿起钥匙走出家门。楼道里依旧热闹非凡,但他没有再像往常那样躲在门后偷看,而是微笑着向路过的邻居点头致意。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暖洋洋的,就像回到了从前。
从此以后,那扇门上的偷窥孔再也没有被用过。因为它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成为过去的一部分。而老人,则带着全新的心态,重新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