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古代结婚契约上的誓词

来源:网易  编辑:林明希百科知识2025-04-14 01:08:20

在古代,婚姻不仅是个人与家庭的大事,更是社会伦理的重要体现。一份完整的结婚契约不仅记录了双方的身份信息,更承载着对婚姻的庄严承诺。其中,誓词是核心部分,它凝聚了古人对于忠贞、责任和家族延续的深切期许。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这是流传至今的一句经典誓言。它源于《古诗十九首》,道出了夫妻间相濡以沫的理想状态。在实际的婚约中,类似的誓词往往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忠诚,即彼此之间要始终如一;二是责任,要求夫妻共同承担起维系家庭的责任;三是传承,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良好的家风。

例如,在宋代的一些婚书中,常能看到这样的表述:“自今日始,无论贫富贵贱,皆以诚相待,患难与共。”这简短而质朴的话语,既表达了对伴侣的信任与依赖,也隐含着对艰难时局的准备。而在明清时期,随着礼教制度更加完善,婚书中的誓词逐渐增添了更多规范化的措辞,比如强调“孝敬父母”、“和睦邻里”,甚至细化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上。

这些誓词不仅仅是文字上的约定,更是一种文化价值的象征。它们提醒新婚夫妇铭记初心,用行动践行诺言,从而构建和谐美满的家庭。同时,通过代代相传,这些古老的理念也塑造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观念的传统美德。即使到了今天,当我们重温这些誓词时,仍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与力量。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