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红了
秋天,是一首写满丰收的诗篇。当第一缕凉风拂过田野,当金黄的稻穗低垂着头,山野间最耀眼的色彩莫过于那挂满枝头的柿子。它们像一盏盏小灯笼,将整个村庄映衬得温暖而明亮。
村口的老柿子树是村里人的骄傲。这棵古树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却依然挺立在那儿,为人们遮风挡雨。每年深秋时节,当树叶渐渐飘零,柿子便开始由青转橙,再到鲜艳的红色。远远望去,那满树的果实仿佛燃烧着一团团火焰,在萧瑟的季节里带来无限生机。
孩子们最喜欢这个时候。他们三五成群地跑到柿子树下,仰望着那些高挂的“红宝石”,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可树太高了,够不到,于是他们只能央求大人帮忙采摘。大人们笑着爬上梯子,小心翼翼地剪下一串串成熟的柿子,递给底下欢呼雀跃的孩子们。甜甜的果香弥漫开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摘下来的柿子会被分成几部分:一部分晒成柿饼,另一部分则用来招待客人。奶奶总爱用柿子做些甜品,比如柿子粥或柿子糕。她将新鲜的柿子捣碎,与糯米粉混合,再撒上一层薄薄的糖霜,做出一道道诱人的美食。每当这时,我们这些小馋猫总是围坐在一起,争抢着品尝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夜幕降临,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聊天,桌上摆满了刚煮好的热茶和香甜的柿子。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清凉,也夹杂着泥土和果实的气息。抬头望向天空,星星点点,仿佛也在欣赏这美丽的秋景。
柿子红了,不仅装点了大地,更温暖了人心。它提醒着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要记得停下脚步,享受身边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