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记录:一位慢性胃炎患者的诊疗过程
患者信息:男性,38岁,因“上腹部不适伴反酸1个月”入院。
主诉:患者自述近一个月来常感上腹部隐隐作痛,伴有烧灼感及反酸现象。症状多在饭后加重,夜间尤为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或药物过敏史;吸烟十年,每日约20支;饮酒史五年,每周饮酒2-3次,量中等。
体格检查:体温36.8℃,血压120/80mmHg,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柔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辅助检查:胃镜检查显示胃窦部黏膜充血水肿,散在点状糜烂;幽门螺杆菌(Hp)检测阳性;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初步诊断: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首先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采用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疗程两周;同时给予抑酸护胃药物(如奥美拉唑)及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饮食方面建议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戒烟限酒。
疗效观察:经过两周规范治疗后复诊,患者自觉症状显著缓解,复查胃镜提示胃黏膜炎症明显减轻,幽门螺杆菌转阴。后续随访半年内未复发。
总结: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与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通过合理用药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改善生活质量。本例患者通过科学诊治取得良好效果,为类似病例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