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描写燕子的诗句

来源:网易  编辑:湛新晴百科知识2025-04-19 14:30:21

燕子,这一灵动的小生灵,自古以来便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它轻盈的身姿、敏捷的飞行以及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生活习性,常常成为诗歌中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燕子不仅是自然界的精灵,更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的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春天到来时,燕子从南方迁徙归来,开始筑巢繁殖。它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屋檐下,为寂静的村庄增添了活力。这句诗不仅展现了燕子回归的喜悦,也传递出人们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

另一首著名的诗是宋代词人晏殊所作的《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里通过描写燕子的出现,点明了季节的变化。新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而燕子的到来正好与这一节气相呼应,象征着万物复苏。同时,“梨花落后”则进一步强化了春光易逝的主题,让人感受到岁月如梭的无奈。

此外,在元代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中,也有这样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虽然这首作品主要表现的是游子漂泊的孤寂心境,但其中提到的“人家”却隐约透露出燕子可能栖息于此的信息。这种微妙的联系使得整首曲子更加富有层次感。

燕子不仅仅是一种动物,它还是连接过去与现在、自然与人文的重要纽带。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只要看到那熟悉的小鸟掠过天空,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欣赏这份来自大自然的美好馈赠。因此,燕子始终占据着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永恒的艺术符号之一。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