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寒风起,万物藏》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从这一天开始,寒冷的北风开始频繁地吹过大地,万物开始收敛,进入了“藏”的状态。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立冬这一天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宋代诗人陆游曾写下:“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万树无多叶,千花有尽枝。天公似相怜,遣与雪相宜。”这首诗生动描绘了立冬时节的气候特点,虽然初冬的天气温暖如春,但树木却已凋零,花朵也已凋谢。然而,大自然似乎对这些生命充满了怜悯,为它们送来了雪花,给万物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外衣。
元代诗人王冕也有诗云:“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这首诗则将立冬的景致与人的生活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人们在寒冷的季节里仍然要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诗中“黄菊枝头生晓寒”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立冬时节菊花在寒风中傲然挺立的景象,寓意着人们在困境中也要坚韧不拔的精神。
立冬不仅是一个自然现象,更承载着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在这一天,人们会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万物的更替,也会思考如何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更好地保护自己,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立冬都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一首关于生命、自然与人文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