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的一部分,于2018年12月8日凌晨2点23分,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作为中国首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嫦娥四号由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月球背面的地质特征探测、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等科学研究工作。由于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导致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地球,人类在地球上无法直接观测到月球背面的情况。因此,嫦娥四号的登陆不仅填补了人类对月球背面认知的空白,还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来研究太阳系早期的历史和宇宙环境。
嫦娥四号在发射后约4天,即2018年12月12日,顺利进入月球轨道,并于2019年1月3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内。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也是继苏联“月球2号”之后第二个成功撞击月球背面的人造物体。嫦娥四号及其搭载的科学仪器,如地形地貌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等,已经传回大量珍贵数据,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于月球以及地外空间的认识。
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与着陆,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强大实力,也为后续深空探测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全球航天领域的影响力。